「有天地,然後有萬物;有萬物,然後有男女;有男女,然後有夫婦;有夫婦,然後有父子;有父子然後有君臣;有君臣,然後有上下;有上下,然後禮儀有所錯。夫婦之道,不可以不久也,故受之以恆;恆者久也。物不可以久居其所,故受之以遯;遯者退也。物不可終遯,故受之以大壯。物不可以終壯,故受之以晉;晉者進也。進必有所傷,故受之以明夷;夷者傷也。」
上經三十卦以《乾》 《坤》
兩卦破天荒說的是大自然的天造草昧,下經則以人類出現後最重要的繁衍與人倫開始。天地間有了萬物「天生萬物以養人」人有男女,男女結合由相互吸引結合之後產生倫理,所以下經第一卦,全經的第三十一卦《咸》就是男女的初戀,進而結為夫婦的《恒》卦;夫婦形成之後接著是父子、君臣;社會結構有了尊卑上下;更強調夫婦的關係是天長地久,所以「《恒》者久也」。雖未說明《咸》卦,前面說過《序傳》相鄰的兩卦「非覆即變」也稱作「非綜即錯」。「錯」是六爻全部陰陽相變,例如《乾》 錯為《坤》 。
「綜」是將一卦顛倒一百八十度來看,換就話說就是從對立面的角度來看問題,例如《屯》 綜為《蒙》
;《易經》教導我們觀察判斷事物時要有不同的角度,至少用「綜」、「錯」的角度分析事物可以更得全貌。「錯」也稱為「旁行」;以《需》 、《晉》 為例,《需》是想進但要忍住不能近,相錯為《晉》就是「進」,換句話說「旁行」就能進。提醒我們思考方式不可拘泥既定模式。
下經《咸》 是男女初戀,接著海誓山盟要天長地久就結為夫妻是《恒》
,有人就後悔想溜的《遯》
卦「遯者退也」。常聽人說「退一步海闊天空」退,是要換取更大的空間與時時間,不要讓自既陷入死角,有了多餘的空間與時間可以運作與積蓄之後「蹲著越低,跳著越高」接著就是《大壯》
,強壯而能進接著為《晉》
晉升快他人嫉妒,受人打壓而受傷就是《明夷》
,「夷」是傷,光明受到傷害就是黑暗。小時候讀過「國父倫敦蒙難記」「蒙難」這兩字就出自於《明夷彖傳》。
「傷於外者,必反其家,故受之以家人。家道窮必乖,故受之以睽;睽者乖也。乖必有難,故受之以蹇;蹇者難也。物不可終難,故受之以解;解者緩也。」